课间十分钟 被谁偷走了
“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”,成了网友这几天热议的话题。据报道,有老师描述,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,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;有家长吐槽,“老师说了,课间不能下楼,也不能跑跑跳跳,甚至还不能大声说话 ”;还有更吓人的,有的学校竟然出台“高中生要带通行证才能进厕所”的规定。
不会有学校不知道,课间10分钟是学生专属的休息时间;不会有老师不明白,课间休息对缓解孩子学习压力、提升课堂注意力的作用。可是,为什么仍有那么多的课间10分钟,被一条条不许跑、不许跳、不许吵,甚至连去厕所都要拿证的规定毁掉?为什么孩子们听到下课铃时,脸上失去了该有的兴奋和快乐?为什么在“双减”哨声越来越响的当下,一个个本该热闹的学校操场越来越安静了?
说起“圈养”的缘由,学校似乎一肚子苦衷。有学校回应,这样做是怕孩子玩耍期间发生磕碰,家长会有怨言;有老师坦言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“一刀切”是比较稳妥保险的做法。多么熟悉的配方,多么相似的答案:这样做都是被家长逼的、都是为了学生好。今年5月,江苏常州一学校早上坚持7点前不开门,哪怕学生淋雨等待,支持一方的解释也是:学生早于规定时间进来了,如果打打闹闹出了问题,家长找上门来怎么办?
在个别不理性的家长面前,“以学生为本”的教育理念就得抛之脑后;只要学校能尽量规避担责任的风险,孩子们的人身权益都可以无视甚至牺牲。学校和老师怕遵循了孩子们课间出去玩的成长规律,保护了孩子们不挨淋的一时所需,自己就要被个别不讲理的家长揪住不放,甚至告上法庭。这种怕,让学校忘记了教育者该有的担当和格局,丢掉了教育观中最基本的关怀和善意;这种怕,让他们在做一切决定、制定一切校规、班规前都先想,怎么让自己而非学生活得更舒坦些。
当然,除了怕孩子课间打闹要担责,还有不少学校丢不下“唯分数论”的理念,试图通过压榨孩子的课间来提高全班乃至全校的学习成绩。不然,就不会出现报道中提到的“课间10分钟,拖堂2分钟,提前上课2分钟,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”的荒唐一幕;更不会出现连大声说话都不被允许、有专门老师负责巡查谁在课间奔跑的奇葩规定。这不是明摆着跟教育部的“双减”政策对着干,跟《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》中“不得对学生在课间的正当交流、游戏、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约束”的规定对着干?
怕担责也好,求分数也罢,无论哪种原因,都不能占用孩子的课间10分钟。这10分钟比体育课还重要,既是学习节奏的调节器,又是学生心情的舒展阀,更是孩子过硬体质和健康心理的加油站。课间不许动,无论背后是什么理由,都是教育的悲哀。
辛音
课间孩子学校 相关新闻加载中拓展阅读
热门文章
- 时令鲜蔬如何选 教您几个小窍门
2022-04-12 12:00 - 肿瘤专家谈乳腺癌:肿瘤治疗进入“慢病化管理时代”
2022-04-20 12:04 - 教育部部署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
2022-04-06 12:03 - 上海:为阳性感染者孕产妇安排了“1+3”定点收治机构
2022-04-21 18:05 - 39周的密接孕妇转运南京:“别怕!都安排好了”
2022-04-26 00:05 - 线下停课催生“网课房” 专家:家长需谨慎消费
2022-04-22 18:07
推荐阅读